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之家 > 学术研讨 > 正文 今天是:

浅谈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处置对策
作者:周文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9-07 16:28:04  浏览次数:2554

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时也给我们增加了危险因素,尤其是化学危险品的泄漏灾害事故对消防灭火战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危险品一旦发生泄漏,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构成极大危害,特别是抢险救援人员,始终处于危险状态。如果在灾害事故现场不能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往往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因此,除了有效组织灭火、救人、堵漏、输转等工作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灾害事故现场的安全管理。

一.及时、恰当地划定警戒区域

化学危险品发生泄漏时,必须根据泄漏情况及时划定警戒区,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无关人员车辆不得进入警戒区。警戒区内禁止一切火源,常见的火源有:未带防火阻燃器的汽车尾气、手持对讲机、移动电话、普通照相、摄像器材等,可燃气体扩散区域内禁止使用非防爆电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及无线通讯设施等。2002年8月26日,位于富阳市春江街道俞家埠村的金龙化工胶乳厂发生火灾,大量化工原料燃烧产生的猛烈火势瞬时吞噬了500多平方米的车间。富阳消防大队接警后,迅速调派4辆消防车、22名官兵赶赴火场扑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勇扑救,火势及时被基本控制,但由于厂内2号反应釜突然发生爆燃,致使在2号反应釜周边奋勇灭火的七名消防官兵光荣负伤。七名同志负伤后,其他参战官兵冒着生命危险立即抢救战友,继续战斗,直至大火被彻底扑灭。

如何有效划分警戒区域,救援人员可按扩散模型来确定,不具备条件时,亦可按经验并配合检测仪器确定。一般情况下,氯气罐、桶少量泄漏,400米范围内全方位隔离;大量泄漏则800米范围内全方位隔离,然后在下风1.1X1.6平方公里范围内清理现场。氨气罐、瓶少量泄漏时,可设半径为30米的隔离带;大量氨气泄漏时,可设60米隔离带,在下风处长1000米、宽400米的范围内设置警戒区,撤离所有人员。液化石油气可在爆炸下限二分之一范围内设置警戒区,放射性物质可根据辐射强度确定。警戒区域划定后,还要根据泄漏化危品灾害事故的特点,通常又分为轻度(危)区、中度(危)区和重度(危)区。我们在实际的处置中,依据以下原则可作参考。

(一)总的原则

毒物对人的急性毒性数据,适当考虑爆炸极限和防护器材等其它因素,作为划分重度、中度、轻度区域边界主要依据。毒区边界应是以给定浓度为中心,按一定浓度范围(正负百分之五)划定的染毒带。

(二)轻度区边界浓度

1、大于现场最高容许浓度,以避免轻度区过大,需要疏散的人员过多,时间长,增加救援量。

2、有轻度刺激,在其中活动能耐受较长时间,脱离染毒环境后,经一般治疗基本能自行恢复。

3、在该区域,救援人员对群众只作原则性的疏散指导,避免造成心理恐慌和秩序的混乱。

(三)中度区边界浓度

1、有较严重症状,但经及时治疗,一般无生命危险。

2、救援人员戴过滤式面具,可不穿防毒衣,能够活动2—3小时。

3、该区域为救援队伍重点救人的主要区域。

(四)重度区边界浓度

1、有严重症状,不脱离该区,不经紧急救治,30分钟内有生命危险。

2、只有少数佩戴氧气面具或隔绝式空气呼吸器,并穿着内置式重型防化服的人员才能进入该区域。

3、重度区边界浓度相对高些,尽量缩小该区域的范围。

二.合理调集部署救援力量

力量调集应根据泄漏物质性质、泄漏量大小、泄漏现场的周围环境等情况,合理调集救援的人员、车辆和必要的器材装备。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一般应派出抢险救援车、化学救援车、防化洗消车、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照明消防车和堵漏、破拆、侦检、洗消、警戒、照明、通信等器材,以及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进入一线危险区内作业的人员要少而精,以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进入重度区内作业的人员应选择身体和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人员,必要时可以组成抢险突击队担负攻坚任务,其它人员一律撤至安全地带。

前沿救援人员应布置在上风方向,水枪阵地应选择从上风或侧上内方向进入,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战斗员要注意利用地形、地物,低姿接近火点,并充分利用墙角、土坡、凹地等设置水枪阵地。辐射热强又必须近战时,应加强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采取层层冷却掩护的方法,救援人员的站位不得高于气罐水平中心线之上,免受气罐爆炸的威胁。

救援车辆应选择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安全位置停车,车头要向着便于撤退方向,不得停在地沟盖上和架空管下并依托地形地物掩护。在处置可燃气体泄漏时,消防车不准进入警戒区内,已经在警戒区内停留的车辆不准发动行驶。

三.选用正确的抢险器材

利用侦检仪器可以帮助确定灾害现场的毒气浓度和可燃气体浓度,以便指挥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科学合理的处置措施。应根据泄漏物质性质不同而选用不同的侦检仪器,目前,配备我支队的侦检仪器主要有:可燃气体探测仪、有毒气体探测仪、军事毒剂侦检仪、核放射性侦检仪等。

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现场救援器材的选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选用不正确,不仅不能有效及时地处置,还会造成爆炸,扩大灾害,因此,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正确的器材。如在易燃易爆物质泄漏的堵漏等操作中,不准使用能产生火花的碳钢扳手、榔头,应使用无火花工具。在使用切割、钻孔等器具时,要有安全保护措施。在处理苯类有机溶剂的泄漏时,不得使用易溶于甲苯的高分子类介质或器具。

四.切实加强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

在处置过的几起氯气泄漏事故中,有少数消防队员发生中毒的现象,在处置其它化危品泄漏事故时,也发现有的指挥员、战斗员不按规定着装就进入现场作业,为此,总队多次发出通知,专门强调参加灭火救援时消防队员要加强个人安全防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2010年8月13日19时19分,拱墅区祥符镇新文路南坝103号杭州合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危险品热解,继而发生有毒气体扩散事故。杭州消防指挥中心接警后,先后派出10个消防中队、21辆消防车、140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处置。在处置过程中,因部分官兵未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导致多名官兵不同程度出现中毒现象,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有效加强化学危险品灾害事故时个人防护,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呼吸保护,二是服装防护。呼吸保护和服装防护的级别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如进入可燃气体区域的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穿着防毒衣,勿使皮肤外露;进入一线救援人员严禁穿钉鞋和化纤衣服,一般采取淋湿衣服的措施,防止产生静电火花;在高浓度剧毒气体环境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内置式重型防化服;进入浓酸、浓碱场所的救援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防酸、防碱防护服、防护靴及防护手套;处置苯类物质泄漏时,不得穿戴溶于苯类物品的橡胶服装与胶靴、手套等。

五.严格遵守堵漏作业安全操作规定

堵漏是处置化危品泄漏事故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进入现场实施堵漏的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堵漏器材、工具的性能、参数和使用范围,严格遵守堵漏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如带压堵漏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火、防爆、防静电、防毒、防爆燃、防烫、防坠落、防碰伤、防噪音等国家有关标准、法规的规定;高处带压堵漏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带面罩的安全帽,穿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防护用品的类型和等级,要考虑堵漏的特殊性,由介质、温度、压力来决定;带压堵漏易燃易爆物质时,要用水蒸气、喷雾水流或惰性气体保护,用无火花工具,操作人员要站在泄漏处的上风口或用压缩空气、水蒸气把泄漏物质吹向一边,避免泄漏物质直接喷射到人员身上,保证安全。

 
上一篇:建筑隔热外墙涂料的三种分类及其特点
下一篇:电焊作业时存在的火灾危险及防火措施

版权所有:济南市消防协会  鲁ICP备19039665号-1
Copyright © 2009-2012 Jinan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恒昌大厦1515房间  联系电话:0531-86095119

投稿信息:wjliwei@126.com